大家好,我是有三十多年教龄的苏老师。根据我的教学经验,我简单讲一下从小学开始,如何培养理科思维。
有的同学明明记住了各种定律、规则和公式,但是不会自己去用这些知识,不能理解他背会的东西的内容实质是什么。长此以往,我们分发现他在数学等科目学习上的落后,那么简单的概括这位同学学习上存在的问题,就是缺少理科思维。
比如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,孩子能不能对算术应用题的条件进行思考,就可以判断出他是否掌握理科思维。他在算术应用题里看到的不是一大堆数字,而是各个数字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。他可以把应用题的条件读一遍之后,撇开数字进行思考,先想的不是具体的算术运算,而是设想一个总的解答步骤。
这个时候,学生学习时记忆的不只是规则和结论,而是对事实的思考,同时也是对概括逐步的识记。思考和熟记之后的统一,表现得越鲜明,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,他把知识应用实践的能力就越强。当然,理科思维能力也就越强。
如果学生在小学里就能在思考事实、现象的过程中掌握抽象真理,他就获得了脑力活动的一项重要品质。他能用思维把握住一系列相关联系的事物,事实、情况、现象和事件,换句话说,就是他学会了思考各种因果的、技能的、时间的联系。
有一个叫王佳的学生,是我永远难忘的。我教过他4年,从三年到六年级,王佳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。我断定,这个孩子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,更别提解题。当然还有类似情况的几个同学。所以我给他们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,里面主要是应用题,然后每一道题都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。他们绝大多数不需要算术运算,而是需要要首先动脑筋思考,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:
1.有三个人出去玩,由于天气炎热疲倦了,他们就在树底下休息。风吹来地上的炭灰,把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涂上了黑色。三个人醒来之后都哈哈大笑,每个人都以为另外两个人是在互相嘲笑的。突然,有一个人停住不笑了,他猜到了自己额头也被染黑了。请问,他是怎么想到的?
通过这种故事类的习题,还有其他一些书籍。王佳在五年级的时候,学业成绩就能赶上来了,他能和别的同学一样解答同样的算术应用题。
所以对我来讲,培养理科思维最好的方法就是教会孩子阅读和思考,这其实和培养文科思维的方法有点类似,毕竟这两种思维不是独立的,相反,它们是相互依存、相互联系、相互发展的。
所以如果我们孩子的学习越困难,他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越多,那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。阅读能够教给他思考,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,这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,是防止死记硬背(使人迟钝的大敌)的最强有力的手段。我们的同学思考的越多,他在周围的世界中看到,不懂的东西越多,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,他的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,他的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提升。
编者按:感谢苏老师关于培养理科思维能力精彩分享,苏老师分享的理科思维的缺失的表现,以及通过阅读和思考来提升理科思维能力等内容,应该会对我们广大家长有所帮助和启发。
如果大家有疑问或意见也可以留言告诉我们,我们下期再见~